畜禽養殖業是我國農村和農業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畜禽養殖業的不斷擴大所帶來的經濟污染也日趨嚴重,我國針對畜禽養殖業的污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設置了禁養區、限養區和關閉了一些不合法并達不到環保標準的一些養殖場。現在想要搞養殖的人又那么多,養殖場污水處理到底該如何進行,才能抵抗住環保重壓呢? 要想抵抗住環保重壓,就必須要處理好養殖場中的污水,要處理好污水,那么我們首先要了解清楚都是什么污水。養殖場的污水主要包括畜禽的尿液、部分畜禽的糞便和處理糞便時的沖洗水。這些都屬高濃度有機污水,并且懸浮物和氨氮含量大。這種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自然水體后,使水中固體懸浮物、有機物和微生物含量升高,改變水體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群落,使水質變壞。這些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過水體或水生動植物進行病原傳播,危害人畜健康。 養殖場污水的主要特征是: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多,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細菌,因污水中含有大量動物屎尿而使NH3-N濃度很高。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態、溶解態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另外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N、P等營養物質。污水中的固體殘渣主要為有機物質。如果不對此進行固液分離,就會給后續處理帶來困難,增加處理負荷,影響處理效果。因此我們首先要做養殖污水預處理,對污水進行固液分離,使液體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并且通過固液分離還可防止較大的固體物進入后續處理環節,防止設備的堵塞和損壞。